追随电影大师脚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日期:2016-05-06 / 人气: / 来源:未知
电影人有自己的风格么?怎样才能拍出好电影?关于这两个问题,我被问过很多次。我会在最新的这一系列博客中解答。我将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导演,分析他们的特点,解析他们与众不同之处。
此系列博客就是为了帮助制片人提升作品层次,拍出更优秀的作品。我会详细分析每位导演的作品风格和拍摄特点,以供大家学习借鉴。我要讲的这些,有些人可能早已熟知,但也不乏一些不太了解的人。无论如何,只要或多或少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值得了。我分析的导演都称得上是电影行业的佼佼者,克里斯托弗·诺兰, T托尼·斯科特, J·J·艾布拉姆斯, 斯坦利·库布里克等等。
不过,我首先要讲的,当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家喻户晓,用才华横溢形容这位大导演也不为过。关于他的文章不胜枚举,我的博客只能算是抛砖引玉了。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分析斯皮尔伯格电影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1. 镜头推进“斯皮尔伯格式人物面孔”
镜头的推进在拍摄中经常使用,这样,人物面孔占据整个屏幕,让大家真切清楚地看到表情下隐藏的信息。这一步并不难,但斯皮尔伯格并未就此停止推进,而是做了简单的调整,让平淡无奇的画面瞬间富有感染力。
斯皮尔伯格通常是“推动”镜头靠近,而不是拍摄静止的画面。下面就是由中景至近景的缓慢推进。这种推进恰好符合 希区柯克那句话“屏幕上物体的大小应当与此物体当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时人物脸部逐渐变大(这要根据摄影机移动速度而定),人物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直至铺满整个屏幕,
当这类画面在斯皮尔伯格电影中出现时,就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但观众还未看到。当镜头推进,中景变为近景,一张或是迷惑或是惊讶的表情跃然荧幕,斯皮尔伯格就是要观众记住这个画面,就好像一只口水直流、坐立不安的狗狗看到主人打开狗粮罐,完全按捺不住。观众此刻已经等不及要看究竟会发生什么?主角到底在看什么?
我们怎么做到这点:
大家可能想,我可没那么多钱做这种大场面电影,也没有高级的移动摄影车。但是,一切皆有可能。没钱买移动摄影车,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上网搜一下,会有很多帮助信息。)大家完全可以发挥想象力,学学这几位,把办公椅改装一下,不错吧!
不论用什么道具,这个简单的摄影技巧会帮你大忙,记住:推进,然后聚焦。
技术性问题:
有两点我希望大家注意。如果你想缩短自己与拍摄物体的距离,可能会选择聚焦。如果你不懂什么是聚焦,我先介绍一下,就是调节镜头的焦点控制,让拍摄物始终保持清晰。这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所以首先要清楚拍摄的焦点。
第二点,斯皮尔伯格善用广角镜头,所以,如果想复制“斯皮尔伯格式推进”的话,尽量少用长焦距。用广角镜头会突出整个推进过程,使画面看起来自然,也会减少聚焦次数。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下面的是关于“斯皮尔伯格式人物面孔”的短片,这部短片介绍了斯皮尔伯格的推进手法以及此手法在电影中出现的频率。强力推荐。
2. 照明
斯皮尔伯格经常在采访中提到,他喜欢从摄影师的角度看作品。从镜头的选择至摄影机的移动,他总是游刃有余,这个会在另一部中提到。现在看照明。
Spielberg和Kiminski 正在工作
摄影师Douglas Slocombe 和Allen Daviau都曾与斯皮尔伯格合作过,但说起颇有成果的合作,要数Janusz Kamiński。自1993年《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之后,Janusz Kamiński便与斯皮尔伯格结下了不解之缘。斯皮尔伯格虽与很多摄影师合作过,但他的照明风格始终未变:
一:看起来要自然真实;
二:照明要细致入微,并要制造一鸣惊人的效果。
对于这一点,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意见各异,僵持不下。我个人觉得,这真有点小题大做了。照明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不过斯皮尔伯格热衷强烈、富于表现力的照明,尤其喜欢硬质、沉重的轮廓光(blacklight)(我也超爱!)。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莫拘泥于此。
Kiminski对轮廓光的评述:
“轮廓光给你带来了反对声,也带来了荣誉,有人说,‘看够了,换点别的吧,’可我喜欢它!灯光就是生命,我就觉得好的照明胜过一切…我喜欢后向光,不仅因为它让被摄物散发魅力,更因为这种光能把人带进故事中。除了后向光,我们还喜欢增加其他元素,这就是我的风格,也是我们拍每部电影用的技术。”
电影《林肯》
不论是《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中外星飞船着陆时橙色光透过厨房的门板照到一个天真孩子身上,还是《林肯》( Lincoln)中夕阳西下时暮色照进烟雾缭绕的总统办公室,抑或是《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中满是紧张色彩的灯光效果,无不体现着斯皮尔伯格的照明风格。
大家为何不尝试一下呢?用厚重感十足的后向光可以增加紧张色彩,烘托气氛。就像是《第三类接触》中那束强烈的橙色光,预示着异度空间的不明物体就在厨房门的另一面!或是《林肯》中后向光为总统办公室带来的肃穆、凝重的气氛。
斯皮尔伯格电影镜头集锦
怎么到达以上效果呢:
大家没必要举着巨大无比的灯具(我也不希望这样,肯定很辛苦!)。如果这样宏大的场面做不来,大家可以尝试其他途径,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我有两篇文章,一个是不打光也能拍摄:三大“无光”摄影技巧之外景篇(How To Film Without Lights Interior )内景篇(正在翻译,即将出炉),讲了如何利用身边的灯具、固定器以及最大的灯——太阳!像Michael Bay这样的导演,喜欢在“魔幻时刻”进行拍摄,也就是太阳西沉的那一刻,充分利用那抹强烈中带着柔和的橙色后向光。除此之外,我还有3篇关于照明技术的文章:照明基础,三点照明和让你的主体更好看的10个照明技巧 。
不论怎样,不要只是为了照明而照明。电影玩的就是视觉体验,不论追求自然还是创意,要保证不能亏待眼睛。不然,小心我拿着测光仪来打你。开玩笑了,我才不会那么不爱惜仪器呢!
就像Kiminski说的:“照明是可以带来深层内涵的技巧,照明失败的电影我不看。如果摄影师根本就没用或不敢用这个技巧,电影就失去意义了。”
技术要领:
了解自己的设备:如果拍视频或数字电影,当心摄影机的曝光范围。也就是说能达到多大的明暗对比。电影专用摄影机和现代数字摄影机曝光范围大,摄影师可以自由调节灯光的明暗。如果买不起这样的摄影机,就要注意曝光度的问题。轮廓光的加强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但不要过强,否则很难恢复。
加点烟或雾:Janusz Kamiński大爱烟雾。烟雾能成为光投射进来的一个过渡。把烟雾和照明完美结合也是斯皮尔伯格的风格之一。
《人工智能》中的烟雾效果
好了,就讲这些。
以上内容便是第二部,希望大家喜欢!大家对斯皮尔伯格和照明有什么想法呢?有的话请参与评论。下一期就为大家奉上斯皮尔伯格电影里的烟雾技巧,敬请期待。
作者:RongZe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相关内容 Related
- 《金刚》的特效制作我服!03-28
- 孟佩璁:数字浪潮里的小贝壳,剪05-06
- 手把手教你从摄影师角度简易理解05-06
- 苹果非编Final Cut Pro X 词汇表大全05-06
- 什么是色温?05-06
- 不打光也能拍摄:三大“无光”摄05-06